【 BRYAN的創業片單】:看影集學創業-《Undercover Billionaire 億萬富豪谷底翻身》

, ,
創業的核心是錢、人脈還是資源?《Undercover Billionaire》主角用100美元在90天內創業成功的故事,點出創業真正的重點。
第二屆法律科技黑客松 Legaltech Hackathon 2020

決戰2020紀錄!第二屆法律科技黑客松 Legaltech Hackathon 2020

活動召集人之一黃沛聲律師認為,法律科技在國際上已經蓬勃發展,然而在臺灣卻只是剛起步。作為一個專門協助新創產業創建科技技術的法律人,非常希望能看到臺灣的法律也在科技上有新的發展,未來持續推動與商業性連結的方向,能融入人民生活,更能與商業結合後創造更多價值。   法律科技黑客松已來到第二屆,這屆活動地點位於林口新創園,相當呼應本次活動希望結合不同產業來蹦出新火花的意圖。今年的競賽分成兩個組別,包括技術組與前端組,共有11組參賽隊伍出席現場簡報。 為使法律科技的研發成果更切合實務需求,現場邀請到各領域專業人士擔任評審,給予參賽者建議。前端組的評審為資策會科法所王偉霖所長、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黃沛聲律師、司法院司法行政廳鄭昱仁法官、國發會陳美伶前主委、資策會科法所沈怡伶經理。技術組評審為臺灣高等法院何君豪法官、科技部臺灣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創辦人協議

【新創法務地圖】創辦人協議 新創必備

,
我們常常以為,和創業夥伴之間有互信就好了,大家朋友一場現在又一起創業,還要簽創辦人協議,夥伴會不會覺得我不夠信任他?會不會影響團隊間彼此的互信?
LegalTech 法律科技新創台灣發展現狀與期許

LegalTech 法律科技新創台灣發展現狀與期許

新創少見創造新市場,多半是搶占原有市場。 法律科技是世界上新創的一個領域,所謂的新創,多數是針對各種既有的領域服務,透過新的科技來爭取市場。能成功創造新市場的非常稀少,大部分的新創都是搶占原有服務提供者的市場。 果子都是摘自較低的樹上 過去新創產業在相對簡單的領域(如一般電商),已經基本搶占完畢。現在的新創開始運用更深的科技,在那些法規上更保守、更受保護的行業中競爭,例如…

活動紀錄:Legaltech 國際潮流與台灣發展比較及展望

2020-08-06 線上對談活動 - Legaltech 是什麼? - 國際潮流與台灣發展比較及展望 主談人:黃沛聲律師 與談人:鄭昱仁法官、交大科法所所長陳鋕雄教授 [主辦單位]: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林口新創園 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資策會科法所 [協辦單位]: 司法院、台灣法律科技協會、 Lawsnote七法-法學資料庫、卓騰語言科技 …
黃沛聲-台灣需要能協助新經濟產業籌資的資本市場

台灣需要能協助新經濟產業籌資的資本市場

台灣資本市場過往以營利為第一標竿,缺乏一個提供具有潛力、但尚未營利的企業募資的管道,這次金管會計劃推動的創新板,很可能將彌補這一空缺。 今年5月金管會新主委上台後有幾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 …

籌辦活動理念:法律科技黑客松 Legaltech Hackathon 2020

黑客松,本質上跟侵入網站的駭客無關,而是一種起源於程式設計師的馬拉松活動。這種活動的緣起就是一群有想法、有能力的人(Hackers),在一段特定的時間內,集合彼此的能力,以程式設計能力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當然,這種活動中,程式設計與科技能力不可或缺,而針對解決特定領域問題的活動,就稱為XX黑客松。 「法律」發生了什麼問題嗎?需要「法律科技黑客松」幫忙什麼? 在台灣,訴訟案件與非訴訟案例的產值比例,大致為…
黃沛聲-Pitch Campaign

黃沛聲律師活動理念-「Pitch Campaign 法律簡報跨校競賽」

我們要怎麼樣形塑未來的法律人,去影響社會的商業方向,並加入國際的元素? 成為商務律師的緣由 因為家族企業涉及傳統製造業之國際佈局,因此從法律系畢業後就埋首鑽研國際貿易與投資問題,不僅大大協助了家族,也更深入實習時聚焦的國際公司法制,從此建立了作為商務律師的基礎。 我曾經見識台灣外銷的黃金時代,當時國際品牌的亞洲總部都設在台灣,聘請台灣的律師協助申請、管理所有亞洲國家的商標,當然也就同時管理各個區域的銷售、生產。 我也經歷過高雄港風光一時,高踞世界第一級港口的時代,因此海洋法在台灣曾風靡一時,甚至能單獨成為法律事務所的主營項目。沒錯!過去在60、70年代的時候,台灣曾經是全亞洲經濟發展最強最旺的地方。 不過近來人們的印象,普遍認為香港與新加坡的律師,在國際案件與商業領域中較為專業。其實原因在於新、港二國以英文為官方語言,經濟體中製造業比重較低,間接促使商業必須面向國際貿易,也促使相關專業律師需求上升。 現在講到香港,就會想到它是亞洲金融中心。提到新加坡,會認為是東南亞商業之首。講到日本,下意識會認為日本掌握許多國際核心技術及國內市場旺盛。那麼講到台灣,在國際商業地位上有什麼代表性? 事實上在商業領域,律師通常是輔助的角色,有商業需求,才有律師。台灣的國際法律需求較少,律師也同時減少許多國際磨練機會。 目前台灣對商務律師的需求的確在下降,但我認為從律師業來看,造成此一現象除了前述台灣的商業地位在國際競爭中逐漸落後外,台灣律師業並未積極競爭也是原因之一。世界上有許多原本是可以由律師執行的服務,目前竟然都是國際的顧問公司主要執行中,例如資安、個資、專利等等,律師竟然不覺得那些專業服務應該是律師本職工作?更別說傳統上律師撤守的地政、財稅、工商登記、股權規劃等領域了。其實這些都是律師業的藍海,端看如何採取銷售策略。 個人仍然覺得,做商務律師很有趣,因為生意在哪裡,法律就在哪裡,充滿變化與挑戰,有無限可能。 欲培養更多商務律師的理念 做律師16年,我認為台灣需要更多商業律師,協助台灣開展更多的商業型態。 我們都知道,台灣未來發展,商業方向很重要,而方向取決於政策的帶領。但台灣政策的決定,卻很少納入國際因素做為考量。 主要原因在於台灣因為特殊的政治地位,無法加入國際組織或是會議,逐漸造成台灣人對國際趨勢很冷感,甚至發生好不容易簽了一個人權二公約,但若問台灣法律人,卻普遍講不出來內容做什麼、跟台灣法律的衝突、對台灣商業發展的機會、危機等。 這開始讓我思考,我們要怎麼樣形塑未來的法律人,去影響社會的商業方向,並加入國際的元素? 當台灣非常鼓勵創業,卻沒人討論,創業之先,關鍵是要找到一個「Real…
黃沛聲

參選宣言-黃沛聲 |第1屆全國律師聯合會監事參選人

我是黃沛聲律師,現任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這次參選第一屆全國律師聯合會監事,請律師同道支持。

COVID-19 疫情時代新創的「生存之道」

「爛公司會被危機催毀,好公司能渡過危機,但卓越的公司因危機而進化。」(Bad companies are destroyed by crisis, Good companies survive them, Great companies are improved by them.)– 安迪‧葛洛夫 (英特爾共同創辦人)   因為疫情的影響,人們減少了外出,但根據市調公司的調查顯示,市場實際消費需求並沒有減少,只是轉移了型態。可說疫情強制加速了消費行為的轉型。 舉例來說,我見到品牌業者順勢運用「期間免費」的策略打開潛在客戶市場,就是一個很棒的嘗試。將原本要收費的實體演出,轉換成期間限定的免費網路直播、開放網站功能限期免費使用等等,例如東京迪士尼與海洋樂園選擇3天網路開放不同表演、亞馬遜全球聽書免費開放、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