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新創/股權/募資

《產創條例》修正重點:AI、節能減碳投資抵減,與新創募資稅務優惠

站在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投資新創企業一直都存在高風險,尤其是以投資某些早期高風險創業項目的個人天使投資人為最。為塑造創業環境,政府也在106年通過產業創新條例第23條之2,希望能透過提供個人天使投資人租稅優惠,以利活絡民間資金推動新創團隊在資金短缺上的困難。2025年《產業創新條例》修法三讀,天使投資人投資新創企業可享更高稅務減免,最高可減除500萬元。有限合夥創投門檻降低至1.5億元,AI與節能減碳投資抵減上限提升至20億元。掌握最新稅務優惠政策,有效布局新創投資。

外國人才專法修對台灣新創與外國創業者的影響

《外國人才專法》於2021年6月18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10月25日起正式上路,在法規位階上,屬於《就業服務法》與《入出國及移民法》之特別法。新法大大鬆綁台灣公司聘僱「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的限制,這篇文章為你解說新修外國人才專法三大重點,以及台灣新創公司如何延攬外國人才,外國創業者如何輕鬆落地台灣市場。

股權規劃 Part 1:創業第一天就該做的股權計畫

一個創業想法(idea)想要能夠發芽成長,初期「資金」絕對是必要的種子,先不討論創投法人額外投資的部分。幾位創辦人在創業之初,必須要拿得出基本程度的創業資金,才能起步創建產品。不過,實際上許多創業者對於股權規劃常常會存有許多浪漫的誤會,在本文將為創業家說明如何在創業第一天就做好股權規劃。

新創企業投資契約工具 – SPA、CB與SAFE,新創該用哪種合約接受投資?

對新創企業而言,對外募資是一個繁雜、耗時、費力的過程與挑戰,拿多少錢、釋出多少股份給投資人,使用哪一種股權投資契約適合呢?我在本篇文章介紹與分辨三種常見的投資契約工具,希望新創公司在與投資者溝通籌資時,依各種談判情境與合約工具的使用環境,選擇適合的工具,並順利募得資金。

訂閱電子報

增加科技、創業、投資的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