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考量與選擇
在 2023 年,台灣的 GDP 約為 7,890 億美元,相較於美國的 25.5 兆美元、日本的 4.2 兆美元,以及東協十國 3.6 兆美元的經濟體量,台灣「市場」之侷限顯而易見。這並非是長他人威風,而是純現實考量,在某些產業中「預期市場」就代表著產品成功機會的天壤之別。
放眼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擁有25.5兆美元GDP規模,數位支付普及率高達82%,企業數位轉型支出年增率達16.5%;再看東協與日本市場近7億人口,數位經濟年成長率超過20%;以及伊斯蘭教或泛阿拉伯國家市場,近4億之人口。對台灣新創而言,這些市場不僅提供龐大市場及揮灑空間,更重要的是美國有完整的創新生態系統、資本市場、大量高質量人才資源。
正因為「市場」規模的顯著差異,有些台灣新創選擇於成立初始便以海外市場為主。市場規模代表著公司產品、價值之潛力,出海目的主要就是希望突破成長天花板,擺脫市場規模限制,提升產品驗證的廣度和深度。畢竟在大市場中的利基市場規模才足以說服投資人。此外,市場規模的價值也代表著人才吸引力,能獲得國際級人才加入機會,也就增加國際級資本之投資可能性,創造跨國合作與創新的機會。同時,透過在大市場中建立全球市場的品牌知名度,能增加未來投資及受併購的機會。
(延伸閱讀: 【新創法務地圖】台灣新創的全球航道—國際營運)
出海產業推薦
2025年,正是台灣新創揚帆出海的最佳時機。
尤其,有幾個具體產業,數據更是明顯:
1.醫療器材產業
在台灣,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約為25億美元,預計至2025 年美國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將增加到的2,635 億美元,再看眼前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已突破 5,000 億美元。如果一家研發創新醫材的台灣新創企業只著眼於本土市場,等同於將自己限制在全球市場的 0.5% 以內。
更重要的是,由於台灣本土醫材銷售通路數量有限,第一階段取得台灣醫材許可的策略常常銷售機會也相對受限。從而,許多產品公司便可能因「預期銷量」之有限天花板,自始即難以籌集資金進行研發,從而計劃胎死腹中。
2.運動服務產業
有個瞄準運動產業的新創團隊,開發了一款優秀的籃球訓練 APP。但在台灣市場,其面對的是約 100 支職業、半職業和大學球隊;但在美國,光是高中籃球隊就有超過 18,000 支,再加上約 1,000 支大學球隊和 30 支 NBA 職業隊伍,市場規模差異超過百倍!這還不包括數以百萬計的業餘愛好者。從而可見,利基性市場產品之開發必然取決於市場規模。
3.企業服務產業
對於提供企業服務(B2B)的新創公司來說,台灣約 15 萬家中小企業的市場規模,相較於美國 3,200 萬家、日本 380 萬家的企業數量,成長空間更是天壤之別。特別是預計採取 SaaS(軟體即服務)商業模式的產業,先天就需要規模經濟才能獲利,本土市場的侷限性更為明顯。
(延伸閱讀: 臺灣新創前進美國,美東或美西如何選擇?)
小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後的數位轉型浪潮中,因為個人科技設備、網路科技、5G頻寬及雲端軟體等等科技之發展,遠距工作和數位協作已成為新常態,這已大幅降低了台灣新創企業進軍海外的門檻。而因為台積電及輝達等國際知名企業之台灣關係,對外國投資人而言,台灣團隊的價值已非陌生。
再者同時,中美關係及台美關係之消長,更有利於台灣新創團隊切入美國市場之機會。台灣團隊只要掌握好國際控股公司架構,利用美國資本、台灣技術、美國市場之策略,將會在某些利基市場擁有非常不錯的機會。這些適合的產業,值得好好研究!
(本文授權刊登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