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貿易新聞,最新的議題莫過於台美間正式簽署了「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這項倡議不僅是台美間經貿活動睽違多年的官方正式文件,更是深化台美雙邊關係的具體行動。其代表台灣向國際宣示其經貿制度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態度,也作為我們積極爭取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以及台美間未來洽簽FTA的重要里程碑。

在這份「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中,聚焦了11項不同的議題,其中包括:貿易便捷化、良好法規實務、反貪腐、中小企業、農業、標準、數位貿易、勞動、環境、國營事業、非市場政策與做法等。在這個台美合作的新時代,國際貿易業者應如何詮釋其重要意義?

所謂國際貿易,指不同國家(和/或地區)之間的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交換的活動。筆者認為就倡議中所舉議題來觀察,「貿易便捷化」主要是希望透過數位化措施、無紙化貿易及預先審查通關文件、提高成品通關效率與流暢性措施,以達成減少國際貿易的成本,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而「數位貿易」議題,更可知倡議也重視在基於支持資料自由流通與健全個資保護的前提下,尋求對於勞動者、消費者、企業家及中小企業等有利的數位貿易環境。這些都是倡議認為目前國際貿易應加強的重點。

#「數位國際貿易」潮流不落伍

以往,針對「國際貿易」這個名詞的定義,多數人還是直覺認為是「台灣生產,出貨全球」。然而,該想法適足證明傳統國際貿易思維仍囿於出貨之「物流環節」,亦即僅考慮如何讓台灣廠商能於台灣生產,創造工作機會,再出貨至國外市場賺取外匯。然而,藉由倡議重視的「貿易便捷化」、「數位貿易」眼光觀察,除了「物流」外,所謂的「國際貿易」一詞,應該同時涵括如何成立訂單、如何交貨、如何付款等環節,透過數位化來升級。

#資訊流

也就是說倡議認為應該將視野放寬,納入考慮所有能促進國際貿易的要素。首先,處於不同國家間的公司要成立跨國訂單,這同時是商業也是法律行為,實際上必須透過某種聯絡方式合致買方訂購的意思與賣方同意接單的意思,這就是「資訊流」。傳統上由於科技的限制,買賣雙方僅能透過實體書信、傳真、電子郵件溝通確認,國際貿易之參與者也限於製造者與買方。但現在科技已然進展至不同世代,網路、手機、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等的數位新科技早已經不是「太空科技」,而是每個公司都能隨手取用的工具。因此買賣方,以及因應新科技所產生之第三方參與者,都應該要熟悉其他所有達成交易的科技工具。例如,早有科技公司開發出第三方之訂單媒合平台,Saas收單平台、垂直供應鏈整合拆單併單系統供廠商租用,或是化整為零的團媽及跨境直郵系統。每個新發明都可能是價值連城的趨勢,不能忽視。

#物流與金流

在物流上,傳統上實體海運、空運仍不可免。但新科技加入後,有貨運海運追蹤平台讓廠商、客戶得即時自行登入追蹤貨件,有貨運集貨平台、清關追蹤平台、Last mile貨運平台等系統可採購或參與。對於交貨的順暢、信任的履約體驗,完全不是傳統貨運、報關行以人工、電話追蹤所能比擬。

最後,在金流上,科技之革新也已有劃時代的差異,付款除了傳統銀行匯款、開立紙本信用狀外,還有數位科技如供應鏈融資服務提供自動化之應收帳款融資、跨境之企業信用卡收付款、結合物流之貨到付款收款等等新型態的付款方式,身為國際貿易之參與者,永遠不暸解、不接納、不採用,勢必將被淘汰在趨勢之外。

#新契機帶來新型態國際貿易樣貌

總結來說,「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一個契機,當台美在國際貿易的交流上將進入一個新時代之際,台美政府端看見了數位趨勢,企業更應該保有積極思維,思考不只是傳統做生意方法,而是如何利用數位工具與技術,積極卡位參與,創造新價值。

 

( 本文刊登於《貿易雜誌》388期,2023年10月)

訂閱電子報

接收最新創業/法律/募資相關資訊